close

順天聖母出生:

  福建福州府下渡街有一長者陳昌,樂善好施、持濟行仁。娶妻葛氏,賢淑善良。成婚數載未添男女,一日夫妻同往鼓山喝水岩,祈求觀音送子,回家後一夜晚,葛氏見一小紅雲,鮮豔奪目,飄進房中,她不覺張口把它吞進肚裡,醒來卻是一個夢,從此後懷孕在身。唐代宗大曆二年(公元767年)正月十五日,福州下渡(今福建省福州市蒼山區工農路),出生之時景雲覆室、紫氣盈庭、引為吉祥之兆、鄰里感奇前來探望,只見異香滿堂,這個小女孩長得眉目清秀,潔白可愛,大家誇讚,日後必能成鳳,誰知這個女嬰出世後啼哭不停,到三旦浴盆之日,諸親友前來祝賀,忽然門前來個老尼要見,陳昌抱著女嬰出來相迎,老尼見小女嬰清奇可愛,便伸手摸其頭說:「莫啼、莫啼,與我佛有緣」,就附耳微言數語,便息哭不啼了。老尼對陳昌說;「此女骨格清奇必能鶴立雞群、日後雖女勝男、可喜可賀!」,並取名「靖姑」,「蓋靖也,乃安靜,平安也」,靖姑從小多伶俐。

三歲 能誦觀音咒。
五歲 心靈手工巧學針繡,見母親燒香拜佛,祈求觀音菩薩庇佑闔家平安,心有所悟,對觀音菩薩更加信仰,萌發「持素信佛、孝敬雙親」的念頭。
七歲 攻讀書史,把百家學說記在心頭。
八歲 攻讀千字文。
九歲 百家學能說誦記在心。
十一歲 跟母持素看經在佛前。
十三歲 師事閭山法主許真君學道法。
  根據《閩都別記》記載,相傳陳靖姑在十三歲時,雙親將陳靖姑許配給劉杞。陳靖姑在劉家來迎娶時,關在佛堂不出,父母迫之婚嫁劉杞,陳靖姑不從,陳昌怒而奪下「觀世音菩薩像」扔於地而腳踏碎之,此時「觀世音菩薩」駕前護法「金甲神」以神杵從天而降打中陳昌,陳靖姑因此憑空消失,眾人尋之無著。「金甲神」問陳靖姑說:「你不從婚嫁,那去閭山學法好嗎?」陳靖姑一語答應,便一人獨自前往尋找福州白龍江龍潭壑「閭山大法院」,金甲神在天護送。在閭山期間,陳靖姑盡學師父許真君所傳授閭山絕學,師父許真君告知,此姻緣乃天命註定,要陳靖姑遵從婚約。
十五歲 學法轉,靖姑接受師訣:「道者以誠而入、法者以恆而通」,學得設醮法、斬蛇法、封山破洞、召雷驅電、呼風喚雨、縮地騰雲、移山倒海、斬妖捉怪、退病卻瘟等法術藝成下山行道,得許真君授七星劍、平妖角及十部道書。
第一道促天縮地法。第二道驅沙填海法。第三道劈岩破洞法。
第四道點石成金法。第五道逐雲化雨法。第六道指茅成劍法。
第七道移山倒海法。第八道火鍋煎油法。第九道六輪點演算法。
第十道排骨練丹法。並獲派王、楊二太保為護法。

  陳靖姑三年學得閭山正法,拜別師父許真君欲返家時,許真君再三告誡陳靖姑只管一直往前走,不可回頭觀望,但陳靖姑捨不得師父,方走了二十四步又回頭去找師父。師父告知陳靖姑在二十四歲時必有大難,只好再三交代她二十四歲那年,千萬莫行法事及動法器,方可 保得平安,並送陳靖姑三項法器「牛角吹、法繩、寶劍」以防不備之需。
十八歲 陳靖姑在18歲之前,劉杞被長坑鬼和白蛇關在白蛇洞,陳靖姑便破白蛇洞救劉杞(因此與白蛇結下冤仇)。之後又發生許多事情(例如收猴精、降虎精、降妖除魔等事情),多人前來請求解決緊急危難、除妖佑民之事。成婚之事一再拖延,一直到18歲時才順利嫁與劉杞。
二十四歲 閩疆久旱,為挽救群黎,脫胎祈雨,被仇妖陷害,於唐德宗貞元六年(公元790年)八月十五日證果福州古田臨水村。 
  聖母羽化後,英靈猶在,復至學習扶胎救產、保赤佑童之術、發願救人難產、抱送子嗣、濟世渡眾,並以無邊法術、醫病、除妖、扶危、解厄、決疑,且弘揚教義、勸化世人,聖母幻軀雖已羽化,其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、捨己救人之精神,千秋萬世,永垂不朽。
《資料來源:台灣順天聖母協會》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傳統文化促進協會 的頭像
    傳統文化促進協會

    台灣傳統文化促進協會

    傳統文化促進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